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教学水平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6月12日上午,华龙区“四课型”第二周期二级验标活动(小学语文)在濮阳市实验小学如期举行。参加活动的有华龙区基础教育教研中心主任王焕银、李德斌主任、华龙区教育局教研员刘怀鑫、验标小组评委、各个学校达标教师。
本次活动在教研员刘怀鑫的详细指导下,按照要求采取达标教师微型课展示评委现场打分、验收抽测达标教师学标十项基本指标材料的方式,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序进行。参与验标活动的16位老师,按照时间节点集合,现场抽签决定讲课顺序、现场抽取授课课型、自定课题,开展12分钟的微型课展示。
展开剩余74%在微型课展示环节,无论是新授课的知识建构,还是复习课的体系梳理,老师们均展现出匠心独具的教学风采。在新授课展示中,教师们紧扣教材内容,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、巧妙的问题设置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,深入理解课文内涵。复习课上,教师们注重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整合,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。同时,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讲解,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,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。讲评课中,教师们针对学生日常作业中存在的问题,进行深入分析和详细讲解,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,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。
他们或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,让抽象知识在生活场景中“落地”;或运用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深度思考,在层层递进中突破教学重难点;或借助多样化的互动形式,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成为课堂的“主角”。尽管课型不同,但老师们都能将教学设计的逻辑性与课堂生成的灵活性有机结合,以精炼的语言、清晰的思路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姿态,呈现出一堂堂“短而精、小而美”的高效课堂,彰显了华龙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创新实践。
本次活动中,王焕银主任和李德斌主任对授课教师的“十项基本指标”材料进行了细致检查。从字迹工整、内容详实的读书笔记中,可见教师们对教育理论的潜心钻研;条理清晰、批注详尽的听课记录,映射出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用心观察;深刻透彻、反思到位的教学随笔,展现了他们对教学实践的理性审视;而教案设计的精巧构思、作业批改的细致认真、观课评课的专业视角,则全方位呈现了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深耕细作的严谨态度。每一份材料都凝结着教师对教育的热忱与责任,也为后续教研工作的精准推进提供了扎实依据。
此次“四课型”验标活动,既是教师个人教学素养的集中展示,也是华龙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一次深度练兵。从课堂展示到材料查验,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“以研促教、以教提质”的初心。未来,老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,继续以课堂为田、以匠心为锄,在日常教学中深耕细作——或在教学设计里打磨每一个知识衔接的细节,或在课堂实践中捕捉每一次思维碰撞的火花,或在教学反思中沉淀对教育本质的理解。他们将带着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与思考,在三尺讲台前继续挥洒智慧与热忱,让每一次授课都成为专业成长的印记,让每一份教学材料都凝聚育人匠心,以持续深耕的姿态,在教育沃土中书写更多关于成长与突破的故事。
供稿:何若静
统筹:信息中心
编辑:史周群
发布于:河南省金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